《树立法治意识,争当时代新人》——第十四周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
12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法制宣传日,同时也是国家宪法日。为迎接国家宪法日,我校于11月30日上午邀请了南京市江北新区检察院王梦雨检察官助理,在大华校区进行了法制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树立法治意识,争当时代新人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要从一开始就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扣扣子讲究规则,我们在生活、学习,以及以后步入社会,也要讲规则、明法度。
同学们正处在人生起步的关键时期,你们朝气蓬勃、求知欲强、好奇心烈;但是,涉世不深,认知和判断容易出现偏差。什么是法律呢?法律就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律,就像人生的红绿灯,时刻警醒者我们的行与止、边与界,确保我们走在安全的轨道上,如果偏离了方向,后果不堪设想。学法、知法、守法,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就是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很好的方式,就是为家庭、为社会尽责任。下面,我重点就学校、家长普遍关心的,比较常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做四点提示,引导大家树立法律意识,知晓法律边界。
一、珍爱友情、杜绝欺凌。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在校园,绝大部分时间是和同学一起度过的,校园生活是美好的,相处中发生小摩擦在所难免,同学们一定要正确面对,一定要杜绝校园欺凌。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有三种人: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如果你是被欺凌者,千万不要做沉默的受害者,受到欺凌要勇敢地告诉老师和家长;如果你是旁观者,理应站出来用智慧帮助被欺凌的同学;如果你是欺凌者,对同学施暴,请立即住手,因为法律正向你走来,同学、家长和学校都不会原谅你!
大家能成为同学,是缘分,应倍加珍惜!古人说过“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尊重、宽容和善待他人,收获的也将是他人对你的尊重和友爱!每个人都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二、理性上网,循规守矩。
网络很神奇,它不仅仅拉近了时空距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带给了人们无比的便捷。但网络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犯罪也开始上升。网络诈骗财物、网络赌博、网络传播色情、网络侵害他人名誉和隐私、制造网络病毒、传播网络谣言等等。现代化的虚拟网络空间,并不是法外之地,仍然受到法律的约束与监管。同学们要正确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自己成长的帮手,既不能成为自己违法犯罪的工具,也不能让自己在网络中上当受骗、被害。
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的危害概括起来:毁灭自己、祸害家庭、触犯法律。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毒品也进行了包装潜伏到我们身边,它们伪装成 “奶茶”、“干花”、“止咳水”、“跳跳糖”、“邮票”含片、“蓝精灵”药丸,在网吧、酒吧、KTV、迪厅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出现。切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比如奶茶、糖丸等等;不要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要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坚决不能尝试毒品。
四、父母不易,爱是唯一
我们每位同学都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贝,父母对你们的爱是最崇高、无私的,古训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爱是相互的,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回应父母之爱呢?一是要有爱父母之心。我们已经长大,做事情要让父母安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爱心。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爱要趁早,大声说出来,用行动表达出对父母的爱。二是要解父母之意。随着你们长大,与父母存在的冲突越来越多,我们曾经遇到过有的未成年人因与父母赌气,离家出走,结果误入歧途。同学们,面对矛盾,请做到“四个不”:不恶言相向、不离家出走、不伤害自己、不自暴自弃。做到冷静聆听、有效沟通、心存感激,相信我们和父母的心就可以靠得更近。三是担家庭和社会之责。当家庭遇到困难,我们要尽可能分担,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我们对父母做有益的提醒。还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良好品格和社会使命感。
同学们,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承担着新时代的未来与希望。希望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法治相伴、守护,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创造属于你们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