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里的故事》——大华校区第十二周国旗下讲话
于老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红歌里的故事”。
曾筱涵: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哥哥姐姐们,瞧!你们知道我手中的花叫什么名字吗?对!这就是映山红,也被称作野生的杜鹃花。
王彦昕:大家对《映山红》这首歌应该耳熟能详,它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秦欣瑜:这首歌用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让我们一起来找寻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吧。
于老师:《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坐在石头上等红军的到来,一天又一天。最终,冬子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而他的母亲却为了革命事业,在熊熊烈火中凛然就义。这首《映山红》就是他母亲就义时所唱的。
郁浩轩:“夜半三更”是多么得黑啊!的确,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当时的中国是“长夜难明赤县天”,在这“黑暗”里,谁不盼望光明,谁不盼望红军到来?
聂玺宸:“寒冬腊月”是多么的寒冷啊!在国民党虚伪的统治下,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那时的人们当然盼望“春天”,渴望温暖,而红军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春天,就有温暖,老百姓谁不爱红军?靠着对“岭上开遍映山红”的美好期盼,潘冬子度过了生命中凄惶无助坎坷艰难的岁月。
李铭嘉: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常常拒绝不了学习中和生活中的“黑暗”与“寒冷”,但在“黑暗”与“寒冷”中,我们不能丢弃盼望的念头,不能忘却奋斗的精神。
于老师:岁月流金,往事蹉跎。让我们透过经典红歌的故事,沐浴着社会主义的金色阳光,和祖国妈妈共同成长。
合:我们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