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故事】以身作则,家长的必修课——三5班姜汐语妈妈
父母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功课。许多父母都希望能教育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却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的毛病,难以教化。最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是让我感慨良多。
像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一样,我迫切的希望姜汐语能成为有用之才。学习成了她的首要任务。我的工作地点是在家里,工作作息相对比较有规律的。所以,孩子与我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一度我非常骄傲,与很多家长相比,我给了孩子更多的陪伴。孩子在我的教导下,一直也是阳光的,积极进取的。我会给孩子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规则,陪着孩子写作业,帮她总结课堂知识。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突然间发现,这种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关不住姜汐语躁动的心,只要稍有不注意,她便会给自己放起假来。
每天放学回家,我会继续着我的工作,姜汐语会在我身后的写字台上写作业,我一回头,她会迅速的恢复到她写字的状态。但很快就被我识破,她的这个状态是做给我看的,有几次,我都看到了她来不及收回的、拿在手上的小玩具。从作业的完成度上来看,以前1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量,现在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来完成,质量也不尽人意。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我会大声的对她发火,如果想玩就不要学习了,警告她如果再犯,就会对她有所惩罚。她被骂哭,嘴上也说着知道错了,可没两天,又故态复萌。我也是委实头疼。
有一天,接完姜汐语到家,觉得有点累,就吩咐姜汐语去写作业,自己到床上去躺了一会。姜汐语就不停地在嘀咕,为什么妈妈可以在床上休息,而她却要写作业。我当时很伤心,觉得娃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理解和心疼妈妈呢?后来我静下心来,决定和孩子好好地聊一聊。聊完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平日里,我总是对她讲,回到家要先写完作业,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比如休息,看看课外书等,然而这次我推翻了自己说辞,在我自己的工作没完成之前,我提前享受了我休息的权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原来“言传身教”的意义就在于此。
就着这个机会,我放低了我的姿态,让姜汐语指出我还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一番交流下来,我非常惭愧,我发现之前孩子边玩边学的毛病的根源还在我这里。我喜欢一边工作,一边戴着耳机追剧,以打发机械性工作的无聊。姜汐语就有样学样,一边写着作业,一边玩着玩具。在她的内心里,她认为这不是错误的行为,因为妈妈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我向姜汐语道了歉,并且表示,我们俩要互相监督。现在每天回来,我们之间就是单纯的写作业和工作,姜汐语的作业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不说立竿见影,但基本上能保证在晚饭之前把作业写完。我对她的要求,她也能乐于接受,收获还是能看得见的。
所以为人父母,有时候也是一个如履薄冰的旅程,孩子随时都在观察和模仿你。古有言“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一言一行折射出的就是我们家长自己。我们家长要以诚恳的态度,以身作则的心态来提醒自己,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