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推进研究“1+1交往学习”
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和实共研”数学集体课题研讨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进十三五市级集体课题——“小学数学‘1+1交往学习’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于2021年3月23日在迎江路校区开展了主题为“1+1交往学习”的数学集体研训活动。本次活动初衷是用课例帮助老师们聚焦“1+1交往学习”要素,落实交往素养训练。本次活动由骨干教师许凡和青年教师衡星宇进行“1+1”课例展示,全体数学教师和部分集团校教师参加。
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认真研究教材,渗入“1+1交往学习”理念,加上扎实丰厚的课堂训练,呈现出两堂高水平的示范课,达到了“1+1交往”课堂的示范效果。
第一节课是许凡老师带来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许老师设计了用自主复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1+1”方式整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并将学生出现的列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出来,接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1+1”学习方法,发现自己整理的与其他人整理的形式和内容上有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启发学生要想高质量的整理知识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而是要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许老师将这节课所涉及到知识点通过王大伯家的平面图一一展开应用,整节课清晰自然,环环相扣,将这节“1+1交往学习”课完美呈现。
第二节课是衡星宇老师上的《乘法运算律》。衡老师通过复习加法的运算律,从而启发学生猜想乘法有怎样的运算律,衡老师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完成运算律的验证、归纳过程,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种种方法渗透自然,过渡巧妙。最后的巩固练习不仅让学生的知识更扎实,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乘法运算律在我们日常学习中的作用。这样的课堂,让在场的听课老师感受到学习真发生,丰富了“1+1交往”形式。
本次活动两位教师都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交往课堂的生成,为每一位听课教师展示了交往课堂的魅力,落实“1+1交往”理念。
本次活动激发了上课老师的潜能,有效促进两位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全体数学教师搭建了“1+1交往学习”理念的学术交流、经验分享、思维碰撞的平台。(通讯员:赵敏敏 新闻摄影:张茜 录入:朱琳晶 第一审核:丁晶晶 第二审核:陆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