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教育”铸就“浦实”灵魂
“交往教育”铸就“浦实”灵魂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坐落于长江岸边、老山脚下,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省级实验学校。学校秉承“快乐交往,和谐共享”的办学理念,以“铸名校、育名师、强质量、显特色、创品牌”为办学目标,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教师强校、文化润校、管理促校”之路,弘扬“团结奋搏,追求卓越”的“浦实精神”,努力构建“交往教育”文化体系,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校园。
在多年的办学中,学校不断创造精彩:拥有“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心育特色学校”“全国科技活动周先进单位”“全国优秀生态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省科研先进集体”“省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先进集体”“省级示范性实验学校”“省文明校园”等一百余项荣誉称号。
铸造“交往”品牌,激发“浦实”教育活力
学校以让学生“更会交往、更会学习、更会生活、更会创造”为培养目标,致力于研究“交往教育”近三十年,相继开发并实施了《学会交往》《链接式微型课程》《我和你一起阅读经典》《我和你一起玩转数学》《我和你一起enjoy Eng-lish》《我和你一起成长》等系列校本课程,形成了学校“交往教育”的文化名片。此外,学校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根据家长在各行各业的特长,开发深受学生喜爱的“家长课程”。丰富多彩的家长课程,让家长、老师、孩子一起追求完整的教育生活,开“家校交往”的幸福之旅。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将“交往理念”不断渗透到课程研究之中,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参与和研究的机会。
为了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温文尔雅、自信阳光、具有国际情怀的世界公民,学校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围绕“交往教育”,建立“快乐交往”网站,定期出版《交往》校刊;不断完善“三位一体”德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小导游、小老师、小摄影、小记者、小交警“五小”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此外,学校深入开展读书节、数智节、英语节、电脑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七节”主题活动,努力构建美德星、智慧星、活力星、艺术星、勤劳星、家庭星、养成星的“七彩童星”综合评价体系,形成具有“浦实”特色的交往教育活动。
“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德育工作带头人”,新区小学组唯一一位“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张月玲老师说:“‘交往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5年来,学校课堂里的对话充满尊重与理解,以实现江北教育‘让生命绽放’为美好愿景,努力践行初心使命。”
德育塑心课程,在爱的沃土里生根
新生入学仪式、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十岁成长仪式、六年级毕业仪式是每一位浦口实小学生成长的里程碑。任凭斗转星移,学校都如慈母一般牢牢记住,并为学生送上深深的祝福,帮助学生建立内心信仰,让孩子踏进实小的那一刻起,就能感知幸福,使他们不仅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更为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奠基。
“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中,最值得期待的便是其乐融融的节日了。”学校全体师生们共同发挥集体智慧,精心策划班级独特的庆祝活动,在感受节日氛围、了解节日习俗的同时,营造友好交往的最佳效应。如寒假后开学第一周的“年文化”活动,师生们一起布置教室、穿新衣、包饺子、下汤圆……大家将新年的味道带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在温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孩子们抛却了初入学时的畏怯情绪,代之的反是一份期盼与不舍。
在近期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把握时代脉搏,开展多次线上主题活动。“隔空书信云上交流”“浦口实小与湖北灵乡镇小学红领巾手拉手”“早春作品发芽了,抗击疫情,我们艺战到底”等活动让抗击疫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劳动教育的主题。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兼爱、包容,养成学生的团结、互助,生成学生的内联、外交,达到学生的共享、成长,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及各项能力的目的。
社团育情活动,在希望的枝头上绽放
为了丰富学校“交往教育”的内涵,让学生有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空间,学校在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开设了数十个校级特色社团,由师生共同设计、实施活动课程。
科技特色社团扎扎实实、蓬蓬勃勃地开展,创客、纸飞机、机器人制作、科学园种植等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参与,呈现出无穷的魅力;校园足球、啦啦操、田径轮滑、篮球等特色体育社团汇聚专业教师力量,组成顶尖指导团队,带领队员们积极参与全国、省市区相关赛事活动,力争全新突破;秉承“生活教育,艺术人生”的理念,学校开设了鼓号队、管乐团、舞蹈、版画、沥粉画等艺术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善学习、懂艺术、会生活全面发展的孩子。
我们的社团活动在各种比赛中收获满满。足球社团斩获了2019年“市长杯”冠军;创意节目《四季绘本》走上中央电视台《看我72变》的大舞台;2018年,学校的鼓号队获得南京市鼓管乐比赛金奖以及“南京市优秀鼓号队”的称号,受邀参加香港鼓管乐节等大型活动20余场;宁台港澳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交流活动小学组连年斩获亚军、季军,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两年闯进前三甲的队伍;学校啦啦操队同样硕果累累:蝉联三届南京市校园啦啦操联赛小学组团体一等奖,在2018年南京市青少年啦啦操健美操比赛中夺得少年丙组集体花球第一名,在2018年、2019年中国青少年啦啦操精英赛中斩获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科技方面,获南京市中小学生创意制作现场竞赛团体特等奖,南京市青少年万人纸飞机风火轮积分赛团体第一名、南京市车模制作竞赛一等奖,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任力校长说:“这些沉甸甸的奖牌,或许终有一天会蒙上历史的尘埃,但是孩子们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凝结为献给母校的礼物,它将永远熠熠发光。”
夯实团队基础,厚实教师人文积淀
众所周知,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关键,教师是根基。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交往教育”这一利于创新思想生长的肥沃土壤中,在创造性的教育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始终保持着理论建构的自觉意识,带领教师走进了“交往教育”研究的和谐驿站——“我和你一起成长”构建教师成长的新篇章,体现和谐教育理念,描绘出了众多师生心中的理想学校形态,丰盈了“交往教育”的生动实践。
此外,学校积极构建新教师适应性课程,打造青年教师生长课程,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压紧压实“青蓝工程”工作,为学校能继续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夯实基础;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坚持在读书的道路上前行,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爱,陶冶教师情操,提升教师能力,成就教师育人梦想,推动学校的发展,努力让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
“十三五”期间,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省级重点资助规划课题《“交往教育”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的课例研究》结题,南京市前瞻性项目《“交往教育”30年:教与学行为改进的探索与实践》结项,江北新区前瞻性项目《学会交往:儿童参与学校课程开发的叙事研究》获一等奖,江北新区特色文化项目《“儿童交往学院”课程建设》获一等奖,《小学交往教育特色研究》荣获“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交往教育”:提升文化品位》获得“南京市科研成果二等奖”,省级规划课题《学会交往:儿童参与学校课程开发的叙事研究》立项……
教师们的优质教育科研论文也像潮水一般涌现,其中任力校长的论文《躬行“交往教育”,构建“五蕴”课程》《基于交往的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范有凤副校长的《“交往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小学生习作评批方式》,张月玲主任的论文《笔尖上的交往》,潘继承主任的论文《打造“四度”空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和费春燕老师的《我的社团我做主》分别发表于《江苏教育》《中国德育》《基础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等期刊,455篇案例与叙事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打造特色校园,凝心聚力回馈社会
2018年是浦口实验小学历史发展中的又一个转折点,学校由江北地区的一所独立窗口型学校转变为集团化办学,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学校格局和办学模式的变革。转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江北新区浦口实小教育集团的全体教职员工满怀共同的教育理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在转折中奋勇前行。
2020年,在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学校的教学环境又将迎来新的改变。学校博学楼的各类专用教室,经过重新规划、专业设计、精心施工,富有现代气息的同时,注重实用实操性,将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浦口实小全体师生迎来新校区。新校区位于美丽的长江之滨,总建面积约39046平方米,创新性地引入了以学生活动为导向的布局模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的各类校园活动,塑造紧凑融合、促进交流的“交往校园”。新校区规划建设也给予学校更多打造校园文化的空间,学校将在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历史文化风格及特色方面打造与“滨江校园”相适应的特色校园文化,从而体现我校快乐交往、学科融合、厚重质朴、生态和谐等理念,着力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智慧校园。
“有幸与实小在新区成立的五周年里共同成长,在新区与学校的培养下,我已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师范生成长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在一次次的给予和得到中,我们早已忘了付出多少,只记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赠予之后带来的温暖。”殷玥老师坚定地说道。五年的光阴,实小日新月异,无论是内在的办学特色、管理风格、教学质量、学生社团、教师素养,还是外在的建筑设施、硬件条件,学校自始至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
全体浦实人怀揣梦想,憧憬一种全新的教育,憧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快的笑声,憧憬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憧憬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这些美好的愿景激励着浦口实小人不断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用心教书,潜心育人。教育兴区,时不我待。未来,浦口实小的成长与江北新区的发展会更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