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课堂>师训平台>详细内容

师训平台

听《二泉映月》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12 17:31: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述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但是因为文章毕竟和学生的生活相距比较远,学生对于阿炳生活的时代了解不多,所以很难领悟文章的中心,很难体会音乐要传达的情感。

本课伊始,教师通过音乐作为对比,欢乐的、悲伤的音乐让孩子体会音乐的不同,在委连绵升腾跌宕的《二泉映月》乐曲,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如诗如画的情景,让学生徜徉在如歌如泣的优美乐曲中,引领学生了解阿炳的坎坷一生,使学生的情感慢慢得以升腾。接着殷老师巧妙地设计课文预习环节,利用简单的短语词串,简单明白地串起整篇文章的文章脉络。一组词,阿炳的一生描写;第二组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节奏;第三组词,二泉中的月光。整个串起,就融合了一篇完整的文章。然后抓住重点句子,在引领学生体会到阿炳坎坷一生的经历后,通过学生的体会读,欣赏听再一次催生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叹息、哭泣、倾听、呐喊”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懂得了阿炳的创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丰富的积淀和积淀已久的情怀。

对于《二泉映月》乐曲内涵的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乐曲,了解琴声的变化,体会阿炳抒发的情怀。并引导学生朗读,用自己的语言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和阿炳一同去感悟情怀,感悟阿炳的心声。

西方体验美学认为,阅读活动是文本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性的交流。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位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在聆听了殷老师的课后,我觉得她对课文字词的挖掘、斟酌和体悟非常到位,总之,本课教学用“情”去打动学生,用“情”去感染学生,用“情”挖掘学生真情,让“情”贯穿在了整个教学之中。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