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汉 语 拼 音 教 学 变 得 丰 富 多 彩
浦口实小郑素华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面对许多陌生的拼音字母,显得枯燥无味。如何让低年级的小朋友学好汉语拼音呢?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小朋友学拼音的兴趣。小朋友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拼音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拼音教学中,为了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都有机会,都能学得轻松愉快,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拼音教学,个性化的学习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对文本的内容的个性化的理解,即对课文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状态有“新的发现”,正因如此,学生个性的特点它内在地要求我们的教育课程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时空环境,使学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得到个性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不是通过教育者的直接行为形成的,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间接地,连续的形成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内容,方法,活动,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协调地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课本的优势,采用活泼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个性化的拼音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将趣味性贯穿拼音教学的始终,为学生搭建快乐学习拼音的舞台。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走入情境,快乐认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的人(教师和学习的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课堂上用一定的形式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通过出示画面,将学生引入学习的环境中,将丰富多彩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拼音创造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学习的环境,增强了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 让学生的小眼睛动起来,小脑袋活起来,小嘴巴说出来,将画面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将学习拼音和自己的已知联系起来,在生动有趣的画面中快乐地认读拼音。
苏教版的教材上,每一课都配有形象、生动、极富童趣的语境图和字母的字形图,利用网络,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字母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和发音。
新教材上每个字母都配有形象、生动、极富童趣的插图,有的图表示字母的形状。利用插图,充分发挥网络课件的的作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看,对字母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和发音。在看屏幕时,师以“谁的眼睛最亮”?生答“我的眼睛最亮”这种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观看每课汉语拼音的语境图和表示字母的音和形的图。上课时,让学生的小慧眼动起来,通过这样有兴趣地观看语境图,在观看语境图中,让学生根据看图找出本课要学的汉语拼音字母,以游戏的形式去认读有关的拼音字母,吸引学生进入汉语拼音学习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在情境之中认识事物。同桌再用拍手歌来念读语境歌,练习说话,学习拼音字母,启发学生的思维,从图中体会字母的形和音。利用直观的图,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用眼睛去看,更加形象地去认识事物,去学习拼音字母,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让生看字母的形状图,字母,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让生看字母的形状图,展开想像,给字母编儿歌,赋予字母的意义,使抽象的符号化为语言,同时训练了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枯燥无味的拼音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愿意去走近它学习它,拥有它,掌握它。
二、自主合作,主动交流,
学生对感兴趣、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喜欢将其说出来给大家听。如何让学生的言语表达更加地精彩和丰富呢?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苏教版的新教材上每个字母都配有形象、生动、极富童趣的插图,有的图表示字母的形状。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展语言。
在进入情境图时,师以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观看每课汉语拼音的语境图进入汉语拼音学习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在情境之中认识事物,练习说话。同桌再用拍手歌来念读语境歌,相互交流,发展语言。
在每课的拼音学习中,还有许多的情境图是用来帮助巩固音节的,这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发展语言非常好的情境材料,因此在我们拼音学习中,我们就要充分地把握教材,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课的特点,充分地利用课文中这一情境图。发挥情境图的作用,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自己围绕图中相关的音节练习编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组的其他小伙伴合作完成,老师给出一定的时间在班上交流,看谁的小故事编的好,这样既巩固了音节,又更好地进行了语言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快乐表达,丰富自我。
上课,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和文本之间,都在进行交流对话,咱们的拼音教学更是不例外。从拼音教学入手,引导学生大胆主动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拼音同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因为看似枯燥的拼音教学中,其实它的内容却非常的丰富生动有趣。这就要看老师怎么去引导,怎么将其中的言语表达出来。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利用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学习拼音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学习汉语拼音和养成良好的形为习惯联系起来,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到拼音教学中来。在学习音节读( )时,课前,教给生一个成语:一心一意。课堂上让生用读说词、说句子,生说:读书,再读书一词说句子,要说出:谁怎样地读书?生说:我们一心一意地读书。这时再让学生进行迁移,还可以用上哪些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经是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光在课堂上学是不行的,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的特色而设计出不同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用新学到的语言训练材料进行说话训练。拼音的学习也不例外,课文中的情境图,在课堂的学习之后,为了巩固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四人小组交流看情境图而编的小故事,还可以在回家之后将学到的儿歌,语境歌,字母歌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
创设情境,看情境图编故事,自己先练习编故事,让同桌先来试试。在上台讲故事时特别强调要把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来。四人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练习讲,小组评选小能手,在班上表演讲故事,故事讲完后,“观众”参与评点,评选最佳故事小能手和最佳小观众,通过师生、生生的多项交流,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去表演,去倾听,去观看,去评价,不断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课文的插图给了拼音学习一个在多彩的情境,在情境中中,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开口讲话,都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情境中去,同时课外语言的不断丰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大胆地、主动地、自信地和同伴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树立自信心,畅谈自己的感受,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