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方法 轻松识字
—— 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浦口实小 郑素华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刚学完汉语拼音的一年级小朋友,面对许多陌生的汉字,显得枯燥无味。如何让低年级的小朋友学好汉字呢?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小朋友的识字兴趣。小朋友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识字活动中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为了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都有机会,都能学得轻松愉快。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识字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将趣味性贯穿识字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合作,愉快识字。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一直不断改进识字方法,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 依据教材,准确认读。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每一课的识字量比较大,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其识字的兴趣,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课内课外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依据教材,让小朋友自愿去读书。
1、 课前自觉读。
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教学,学新课前,可充分运用教材本身的优势:每课课文后都有生字的笔顺描红,虽然现在的笔顺不作为重点要求,但仍有很大的作用,按笔顺写字是很重要的,它有利于学生掌握字形。课前布置学生读课文,在自己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一个个生字,把这些生字当作朋友,比比看谁交的朋友多,并交给学生“交朋友”的方法:㈠认识:能读准字音。㈡握手:练习描笔顺。㈢手拉手:练习描笔顺。㈣帮它找个朋友:联词。这样课前学生就能主动地去读文,去识字,识词。
2、 课内主动读。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自读课文、自读生字时的奇思妙想,在课前自读的基础上,课内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每次课上指定2——3名,每周评选“最佳小老师”,由于他们个个想当小老师,也想当个出色的小老师,每次课前,小朋友们对读文读字都很感兴趣,都能自觉认真地去读课文,去读生字。这时课堂气氛民主、宽松,学生的兴趣浓,学习的积极性高,就能主动地去读,并能读的正确
二、 自主合作,分析字形。
在朗读、准确认读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只有把握了字形,学生才能记住一个个字。可以说分析字形是识字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汉字的特点,将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在教学汉字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自主合作,进行趣味识字。
3、 象形符号,主动想像。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的象形字,像:“月、山、火、水、人、土、木、日”等等,它们都是实物的形象,大部分笔画简单,有的与图画很相近,这类的字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一个个静止的汉字活起来,在想象中,祖国的语言文字在了灵性,有了生命,这样学习汉字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
4、 会意形声,观察分析。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的会意字,更多的是形声字。这类的字,需要学生观察字形,领会字意。鲁迅先生提到:目字其形,以通字义,既能:一字之功乃全。汉字的音、形、义紧密相连,在儿童的识字过程中,对汉字的掌握和理解汉字的字义有密切的关系。
如:教学“休”,休是一个会意字,在教学时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结构,看它的左右两边各是什么?在观察中爱动脑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看出了意思:一个人累了靠在一棵树上休息了。再如教学:“尖”,这也是一个会意字,教师让学生看图:弯弯的月儿,看弯弯的月儿两头的什么特点?慢慢地学生就能看出了:上面小小的,下面有点大。对了,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这样学生学会了认识会意字的方法,让他们课后搜集一些会意字进行分析学习,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
对于形声字,教师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形声字的表意作用是重点。让学生把握形声字的义,进而记住它的形。如教学“清”,问生:清是什么旁?三点水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再组词,说明青是它的声旁。这样学生既能读准音,又能记住字形。再如教学“花”,观其形,问:为什么是草字头?谁是它的声旁?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记的方法,这样 学生的识字兴趣浓,学的积极性高,比较容易把握形声字的音、形、义。
5、 同音形近,比较识别。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的同音字、形近字,这些学生错的也最多,大多数的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最容易混淆,学习总是以先入为主,识字也不例外,若能在低年级得到及时的区分,正确运用,对以后的作文,乃至终身都是受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客观事物感知具有比较、选择的特点,当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受知器官时,感知会自发地对刺激物进行比较和选择,所以,在教学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时,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分工合作,每人重点仔细认识其中的一个,再小组里交流,再加以比较,来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辩认和记忆,能促进学生提高对汉字的识别和记忆能力。
如教学同音字:“东和冬”,这一组同音字,字义完全不一样,对于初学者,都很容易将这两个字混淆,教学中区分字形,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注意这两个字形的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冬”的下面是两点水。两点水表示天气很冷,从而明白了这个字和季节有关,是冬天的冬,东是表示方向的,是东方的东。如教学:“青和清”,这两个字是同音字,也是形近字。让学生进行区分,师先出示几种有青颜色的实物,告诉学生这个青就是没有三点水旁的青,再端来一盆水,告诉学生这是,一盆清水,这个清就是有三点水旁的清,这样学生就能明白,青和颜色有关,清和水有关。
再如教学形近字,如:“鸟和乌”,这是一组形近字,在认识“鸟”后,学习“乌”,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区别,学生会说出一个有点,一个没有。师再问:为什么呢?让学生说说,画画、写写,比比,很快学生便能分清。“目和日”,这两个字,学生也会弄不清,在教学中,把握这两个象形字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比较,自然他们就会明白眼睛有两只,太阳只有一个,这里分清以后,在学习“晴和睛”时就能准确把握了。另外还有反义词、近义词之间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来把握字音字形字义,学生的兴趣浓厚,识字的效果好。
6、 结构复杂,动手折合。
汉字在独体的,也有合体。有笔画少的,也有笔画多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儿童观察字形,是从整体形状到个别部分的,在书写时笔画会有错、漏、多的现象。特别是对笔画多结构复杂的合体字。教育家王筠在《文学蒙求》序中说:“人之不识字,病于不能分,荀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必不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因此,多角度、多侧面地引导低年级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合。如教学“秋”,问:秋可以分成谁和谁?将这两部分做成小卡片,分发给学生,再让学生动手合一合,谁和谁组成秋。教学“树”,问树可以分成谁、谁和谁?谁、谁和谁组成树?这样学生在动眼、动脑、动手中,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另外课前,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做此类的卡片,并在课堂上运用,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7、 字形独特,儿歌游戏。
每一个小朋友都喜欢念儿歌,做游戏。在识字教学中,就充分利用这些小朋友喜欢的形式。就一定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难记、难写的字,以上几种方法又不太好使用,不妨用编儿歌来试试。如教学“亮”,儿歌可编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间,下面一个秃宝盖,里面躲个几。如教学“高”,儿歌编为:一点一横长,张开老虎嘴,吃块口香糖。
在归类识字中,因许多字的声旁相同,可让学生自己做卡片,做一个声旁,再做不同的形旁,课堂进行“找朋友”的游戏,用声旁找形旁组成新字,认识新字,记住字形,达到生字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做“猜谜语”的游戏,上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将一些字以字谜的方式出现。如:学习“手”,出谜语给学生猜:一棵树五个叉,会洗衣、会做饭。这时什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生说出是手,再来学习手,就显得轻松多了。再如教学:“耳”,出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不见面。猜猜这是什么?待学生说出是耳,再问一问为什么耳里面是两横。再如:两个月是什么字?三个日是什么字?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已猜字谜,念儿歌,做游戏,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可根据儿童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再依据教材的特点,可采取给学的汉字,加一笔或是减一笔,会出现不同的汉字。如:给人加一笔,成了什么字,给大加一笔成了什么字?给云加一笔成了什么字?给日加一笔成了什么字?
这些有趣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的质量。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在趣味中识字,在识字中体会趣味。
三、 正确书写,一次成功。
汉字的教学,写字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就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每一个汉字。在书写汉字时,我要求学生做到:正确书写,一次成功。
1、学习怀素,认真书写。
任何的学习都是强调先入为主,在书写汉字时,第一次的书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书写生字时,不许用橡皮,只准拿铅笔。让他们学习怀素写字: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地照着写。在写的过程中,如果有错的也不允许用橡皮擦,等全部写完之后,再用橡皮改正,并将错的字,另外用一个小本子记下来,课后再多练,直到正确为止。
2、及时评比,定期展示。
每次写字作业完成后,都及时评比前十名写得正确无误,不用橡皮的,既整齐又干净的十本作业,发“五角星”,以此鼓励。定期开展写字比赛,评选写字小能手,并在班级布置学生园地,定期进行写字作业展,展出的作业,必定是干净整齐,不用橡皮的。
这样的写字教学,从读准字音,到把握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将学生愉快地带入汉字的天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学生就愿意识字,喜欢识字,他们的识字面就会不断扩大,识字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加。在趣味中识字,在趣味中学习。愿趣味成为学生识字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