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课堂>师训平台>详细内容

师训平台

工作感悟:“互联网+德育”是福还是祸?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14 22: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互联网+德育”是福还是祸?

德育教育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教育的重点,但当今社会追求功利、注重成绩,忽略了德育教育,且德育教育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使得德育教育更难做好了,但,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给德育教育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但互联网自身具有两面性,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互联网+德育”是福还是祸?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本文着重讨论互联网+时代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为德育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

一、互联网的便捷性、共享性等特点促进了德育教育持续化

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忽略了离校生的持续教育,且传统的德育教育也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很难做到持续教育,而互联网具有便捷性、共享性等特点,学校只需在网上开设德育课程,不管学生到了哪里都可接受教育,大大的扩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延伸了德育教育的长度。这对德育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是光靠学校的几年德育教育就能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而是要用一生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互联网+”时代大大的促进了德育教育持续化。

二、互联网的个人化使得德育教育更加隐蔽,更好的保护了学生隐私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针对个人,私下教育才能真正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传统的德育教育大都是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一旦有一个同学出现思想错误,学无论是课上处理还是私下处理都会一定程度的传播出去,泄露学生隐私,给学生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而通过互联网的德育教育,学生只需通过网络在德育教育平台上说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问题给出解决方法,整个过程是相对隐蔽的,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于无声无息中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的共享性、互动性使得各学校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各学校德育教育发展

每个学校的德育教育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传统的德育教育难以实现各学校的沟通借鉴,而互联网具有共享性、互动性,“互联网+德育”可以将各校的德育教育通过同一平台展示,有利于各学校博览众长、取长补短,学习各校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内容,促进本校德育教育更近一层楼。

但“互联网+德育教育”也存在许多弊端:

一、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可以虚构或谎报问题,影响德育教育的质量

传统的面对面的德育教育,老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准确、快速的判断出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的对症解决;而“互联网+”时代的德育教育很难做到真实性,这是由互联网的虚拟性特性决定的,难以避免。

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互联网+德育”难以做到情感交流

德育教育不是简单地德育知识传递,而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通过情感的交流更快、更彻底的解决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师生之间的语言、眼神、动作间的交流,可以使得老师能更加准确的判断、掌握问题,学生更快速、快乐的接受教育;而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德育教育,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难以做到情感的交流。

三、德育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互联网+德育”难以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老师言行间不经意做出的事情,会渐渐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仅仅靠着理论知识教育学生,难以做到言传身教,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互联网+德育”是福亦是祸,但只要将互联网与学校德育教育合理结合,就能最大化优点,最小化缺点,但如何做到互联网与的德育合理结合呢?

一、依托互联网搭建一个德育教育平台,供各个学校、学生相互学习

政府相关部门应动用优秀资源,为德育教育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设置权限,禁止非德育内容出现,这样可以保证德育教育平台的健康性、安全性,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平台;各个学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本校德育教育水平。

二、“互联网+德育”应是由以学校为单位,再细化到以班级为单位

“互联网+德育”如果不做到细化到班级,就难以克服互联网虚拟性带来的弊端,以班级为单位,将传统的班级授课式德育教育与现代互联网式德育巧妙结合,既保证了老师对学生真实情况的了解,又保障了学生的隐私,使得“互联网+德育”更加个性化。

三、“互联网+德育”应注重对每个学生的德育教育,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的持续化,当然这些档案是只供学生本人于老师查看的,这就保障了学生的隐私。

“互联网+德育”是福亦是祸,只有做到合理结合互联网与教育,趋利避害,才能更好的促进德育教育发展。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