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课堂>师训平台>详细内容

师训平台

浦口实小工作感悟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14 22:29:00 浏览次数: 【字体:

工作感悟

在浦口实验小学工作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让我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七点半赶到学校,准备好机房,准备上课的材料,开始上课······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一个新手教师来说也充满着挑战。我负责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接触信息课,充满着好奇与兴奋,自控力较差,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总是不经意间发出声音。因此,这一个月重在信息技术课堂习惯的培养,制定规则,设计有趣的口号·····面对这些可爱又“可气”的孩子们,你需要用耐心与爱慢慢的教导他,万不可心急,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

从原先的理论学习到现在的实践学习,从原先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胸有成竹,这一个多月的工作让我成长了很多。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我渐渐的总结出了班级管理的小经验:1.少说话:在班级情况较吵的时候,老师的声音很难超过学生,这个时候不妨把嘴巴闭起来,站在讲台上,环视每一个学生,摆出一副生气的表情,一部分学生会注意到老师的表情变化,开始闭上嘴巴,有的同学还会互相提醒,渐渐地班级就安静下来了,这个时候,老师再进行批评教育,会有效的多。2.制定课堂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可见的规则,按照规则进行奖惩。3.设计有趣的口号或动作,如拍手,“小嘴巴,闭闭紧”等等。

一个多月的上课体验让我对于“上好一堂课”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是备课环节,以前在学校备课的时候,总是想着要把教案写的很漂亮,讨论环节、游戏环节、作品展示环节等每个环节都要涉及,真正要上课你才发现,你要对你写的教案负责,它是否适合学生、是有有合适的设备、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备课是需要灵感的,是需要用心不断设计的,每一个设计都是按照公开课的标准来设计的,每一个设计都要考虑它的可实施性;其次是上课环节,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教学目标的编写是重点,主体一定要是学生,这一要求是每个新手教师都要牢牢记住的,但是我们是记住了,在编写教案时也注意了,学生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只是几乎所有的新手教师都在上课的时候忘记了这堂课的主体是学生,只顾着自己的知识有没有讲完,对于学生的反映忽略或者接收不全面,学生必须将教学目标主体是学生深入理解,在上课时更多的关注学生有没有学会、能不能跟上,而不是关注自己的教学目标有没有完成。接着是课后调整教案,对于新手教师,课前完成的教案一定是不完美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课堂预设等等都是教师设想的结果,在实施的时候都会有多多少少的误差,而且一些好的想法常常会在上课的时候迸发出来,所以在上完一堂课之后及时地调整教案是非常必须的。此外,对于一堂课,我们不应该只有一种设计,在备课时有多种设计,在上课之后还可以根据上课情况调整设计或者重新设计。对于信息技术课,每备一次课要上八遍,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调整空间,可以在备课时就有多种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案,每堂课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锻炼。最后,新手教师要时刻谨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注意师生互动。

这一个多月的历练,第一、二星期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班级管理方面,后几个星期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信息技术教学上,班级管理与信息技术教学两方都不敢懈怠。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