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 读后感
《学记》读后感
施茜
仔细读完《学记》感触颇深。作为教育专业的我们,应该更早点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们甚酌。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经典,穿越了历史,也将指明未来。
开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为先" 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国家的首位,也说明了文化及学习的重要性。不论何时,我们都不可以停止学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学相长”、“学学半”这些经典的教育观点,至今人们都在学习和运用教和学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要做一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最近,我们也在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我觉得这思考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我们也要“士先志”树立学生的志向,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而现在“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们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我们需留给他们一点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轻松也更主动的去学习。
因材施教是《学记》里提很重要的一个教育规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们的教育需要遵循这规律,学生的求学才会顺利,孔子总是了解了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兄父,怎么能自作主张呢?"而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说:“当然应该去做!”在旁的公西华听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的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解释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却退宿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地去做。
《学记》也交给了我们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按”、“时”、“摩”,即要防惠于未然,教育合乎时宜.循序渐进,切砖琢磨。“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想。可谓苦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学生可能有的四有过失为“或失则多,或失则霉.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作为教师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纠正他们的过失。
“长善而救其失。”发场学生的优点,纠正他们的过失,这就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鼓励,同时真诚的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我们也需学会比物丑类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也需多思考,从学到的扩展思考开来应用在其他学习和处理事情上,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学到更多。书本交给我们的远远不止那些文字,我们需开词我们的头脑。看到更的知识,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们学习了。
《学记》中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索的。尽营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但这些根本的的理论不会失效,牢记经典再结合现实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其实也不光是教育,一切活动都有它的方法。我读的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实践的经验,我想这(学记》中的理论需先装到我的行累中,带着它一起去走我的教育学习之路,时常在看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