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课堂>师训平台>详细内容

师训平台

王庆 《学记》读后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09 18:10:22 浏览次数: 【字体:

学记读后感

    仔细读完《学记》,感触颇深,作为教育专业的我们,就应更早一点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们斟酌,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资料和方法等等,这些经典,穿越了历史,也将指明未来。

    开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为先”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国家的首位,也说明了文化及学习的重要性,不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够停止学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学相长”“学学半”这些经典的教育观点,至今人们都在学习和运用。教和学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学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忙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这样三种思想:一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三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能带给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主角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用心地去探索和理解知识.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改变过去教育教学中强制灌输知识点压抑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师生关系紧张不注重学生思维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弊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全人教育的思想让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和远点那就是培养人培养各方面素质和谐健康全面综合发展的人一方面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透过培养人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要想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要借助《学记》"和易以思"的观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真正遵循和贯彻这样一种教育教学原则有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具体地说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要做一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最近,我们也在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我觉得这思考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我们也要“士先志”树立学生的志向,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而此刻“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们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我们需留给他们一点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简单也更主动的去学习。

    因材施教是《学记》里提很重要的一个教育规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们的教育需要遵循这规律,学生的求学才会顺利。孔子总是了解了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

    第一实施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潜力.即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新课程改革个性强调培养个性健全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为指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和调动学生教育教学就能朝着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接近.

    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组合而成的只强调教师的教就会使教师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理解知识的容器造成师生关系的极度紧张.新课程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潜力这包括了学生的为人处事潜力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因此教育教学中要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学记》为我们带给了一种建立这种和谐关系的方法那就是"道而弗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