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课堂>师训平台>详细内容

师训平台

学记读后感 颜珍珠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09 20:28:55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学记》,对于我来说,要读懂并完全理解该著作的内涵,谈何容易。第一次读以失败告终,或许是古文的缘故吧,流畅的阅读真是很困难。查字典、查资料,经过一番奋战,终于能够读下来了。学习就会有收获的,每看一遍就会有思考,有提高。在反复阅读了《学记》的译文后,也有很多的感想。《学记》全文虽然一千多个字,但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我们今天教育教学所倡导的新课改的理念,在《学记》中比比皆是,因此重新学习它、认识它,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的。《学记》更多的是研究教学并揭示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指导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学相长
  《学记》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过后才能够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这一原理,揭示了教与学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它清楚地表明,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学与教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正是新课程强调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也正是杜威“做中学”思想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从中体会思想,读后感《《学记》读后感》。
二、和易以思
   教学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孔子就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式教育原则。《学记》继承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君子之教的标准,即“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优秀教师的教学总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说得多好啊,这“善喻”,不恰恰是现在我们强调的“启发引导”吗?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教学中应以“学会美育的本质”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把学生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记》博大精深,蕴涵的教学思想不止这样几点。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仔细研读,关注教学实践,以期发挥《学记》对教学的重大指导作用。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