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研课《认识几分之一》
12月19日,早上第三节课,周倩老师在组内开展了教研课——《认识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食品出发,让学生在平均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分数。通过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活动,“分蛋糕”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从折一折、涂一涂等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通过多次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较大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我从创设“两个小朋友秋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再提问:“你能帮他们公平的分一分吗?”,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接着出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小男孩吃多少?”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折纸,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畅述,来帮助学生巩固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