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视野>校园快讯>详细内容

校园快讯

“香”约端午 “粽”享童趣
——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端午”主题劳动教育系列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10 15:00:48 浏览次数: 【字体: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积极的劳动观念,增强动手能力,端午假期期间,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根据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劳动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一、二年级的小萌娃们在端午节这一天用自己的巧手画彩蛋,在鸭蛋上画出彩色花纹,还有的小萌娃编织彩色网袋将鸭蛋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期许着“逢凶化吉、平平安安”。

  香囊象征屈原的品德节操将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驱瘟避疫、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三四年级的“朴实”娃们则用巧手绣香囊,大家挑选材料、设计样式、缝制香囊,忙得不亦乐乎。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香囊样式。

  相传楚王听信谗言,将主张抗秦的屈原贬黜流放,在秦国攻破楚国首都后,绝望的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了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端午假期中,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家长的耐心指导下,手拿粽叶,折叶、盛米、放红枣、压实、包紧、扎绳……,最终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诞生在他们的手中,同学们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满足感。

  “香”约端午,“粽”享童趣。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缩影。本次“端午”主题劳动教育系列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了民族文化自豪感!(摄影:各班主任 撰稿:周盼盼 第一审核:刘威 第二审核:杨迪 第三审核:潘继承 第四审核:张奥)

2e906f8fe3124b37bd01d38a2ae36411.pn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