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育德,以陶立人,促就劳动成长
浦口实小构建“陶艺课程链”,将陶艺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链接,打破学科壁垒,帮助学生在交叉、融合的课程链条之间进行整体性学习,获得丰富的学习过程和广阔的学习空间。
12月3日上午,区级劳动教育研讨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迎江路校区举行。南京市江北新区劳动教研员陈加智老师、南京市劳动学科带头人邓怡老师、江北新区综合实践学科带头人姚辰老师,以及各校劳动和综合实践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老师们首先参观了五楼连廊的《“泥”我一起乐“陶陶”》作品展。造型各异的陶艺作品,长江元素汇聚其中,让人目不暇接。可爱的小江豚的摆件,精心绘制的江景陶盘......都令前来参观的老师们赞不绝口。
第一节课是马榕璟老师带来《鱼韵“画”长江》。马老师先给学生介绍了长江中的鱼类,又通过视频的形式介绍了人面鱼纹陶彩盆的相关知识。马老师通过动画和触摸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马老师还示范了釉上彩的上色技法。同学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用釉下彩手法在素胚上绘画长江鱼类的纹样。学生在整堂课中不仅收获了许多关于陶艺的知识,更是亲身实践,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节展示的是郭婷老师在木工坊的《制作陶盘展架》一课。郭老师融合陶艺课程,鼓励学生用木工工具为第一节课的陶盘制作展架。在开始制作之前,郭老师先带领学生认识并学习了台虎钳和线锯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自主探讨制作方法。学生们通过构图、切割、打磨、拼接等步骤,认真仔细地操作着,一个个精美的陶盘展示架不一会儿便制作完成。整节课,老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领悟了工匠精神。
第三节课,王沁老师带领大家来到烘焙坊,开展《“芹”趣横生》一课。课前,王沁老师带领学生前往和美农场,采摘了学生亲手种植的芹菜、芫荽,并让小组交流分享关于芹菜的知识。接着,王老师介绍了馄饨的历史文化,通过观察实物、观看视频的方法介绍了各种馄饨的包法。王老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馄饨大赛。同学们手指翻腾,埋头苦“包”,整个比赛精彩不已。最后,王老师介绍了煮馄饨的技巧,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陶碗和筷子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收获了劳动技能的同时更是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随后,浦口实小刘威老师以《以陶育德 以陶立人——ASTCC背景下陶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题,介绍了我校目前劳动课程中陶艺课程的现状、开发模式、和未来将做的更多的课程实践,让在场的老师进一步了解学校独具特色的陶艺课程。
最后,区教研员陈老师对浦口实小劳动教育的开展和三节课例进行细致点评与指导。
本次区劳动教研活动不仅体现了陶艺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更展示了浦口实小教师和学生的精湛的劳动技能和良好劳动素养,也为学校劳动课程的深层次开发打下夯实基础。(撰稿:曹玉莹 照片:信息中心 录入:张致玮 第一审核:刘威 第二审核:殷玥 第三审核:潘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