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视野>校园快讯>详细内容

校园快讯

回归儿童立场 共话协同衔接
——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主题协同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6 11:04:06 浏览次数: 【字体:

  12月25日上午,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承办的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主题协同教研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携手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江北新区分园围绕以“回归儿童立场 共话协同衔接”为主题,积极探索园校联合教研新思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共同推进幼小平稳过渡,实现有效衔接。

  此次活动邀请南京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陈静,南京市教研室幼教教研员俞洋,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幼部副部长范有凤,江北新区幼教教研员丁宇清,江北新区低段数学研训员解天霞,鼓楼幼儿园江北新区分园园长张梅,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校长任力,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胡琳莅临指导,南京市各区幼教教研员、小学相关学科教研员、幼小科学衔接项目负责人,南京市各区幼教骨干教师、小学一年级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等参与活动。

  浦口实小书记胡琳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浦口实小在幼小衔接领域中的各项举措,并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南京市各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区域内幼小衔接的良好生态。

  课堂展示环节,第一节由浦口实小胡晓茜老师执教一年级研究课例《比尾巴》。她从生活中的比一比入手,联系数学教材,引入语文课文,尝试从跨学科角度重建对文本的解读。胡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学科经验,链接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一步学习“长”“短”等词语,并渗透多观察、多比较就能有更多的收获这一想法。孩子们踊跃发言,进行思维的碰撞。

  第二节由鼓幼江北分园皇甫倩雯老师执教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我的家住在这里》。她从生活中常见的门牌号引入数学数字知识,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中的数字。在生活情境和实践运用中,提升孩子的数学素养。

  两节精彩纷呈的课堂结束后,鼓幼江北分园张梅从“一切为了儿童”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出发,基于鼓楼幼小衔接两轮实验、“从无到有的大五班”等实践以《活教育引领下的幼小衔接,从“走近”到“走进”》为主题进行汇报,提出了幼小衔接具体的建议与做法。浦口实小廖晓妤老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浦口实小近年来的跨学科教学探索,做了主题为《幼小衔接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实践》的汇报。两位老师的汇报更加注重孩子自身立场,注重真实经验,分别阐述不同视野课题下的幼小科学衔接。

  范有凤部长在会上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结合,让学科回归儿童视野,在课堂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关注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找到共同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

  俞洋老师从“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充分强调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案例,引导教师关注衔接课程建设,真正体现儿童立场。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教师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幼儿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也推动了幼儿园、小学的有效合作。今后,我们将继续注重儿童立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实现幼小两个学段的“双向奔赴”。(撰稿:叶涵 拍摄:朱姮 录入:张致玮 第一审核:胡晓茜 第二审核:邱婷) 

0c6b676ea2f3487084dab55fa656aac2.JPG

112ce5f3fa714208a9fdd85d3dc08343.jp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