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3班级社团——风筝天上飞
班级社团活动教案
课题 | 风筝风筝天上飞 | ||
授课教师 | 马睿林 | 时间 | 4.4 |
教学目标 | 1、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以及造型特点,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2、在观察分析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的过程中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 ||
教学准备 | 风筝,制作相应课题PPT | ||
教学活动 | 1、谜语导入,设疑激趣 (1)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谜底:风筝) (2)教师设疑激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唤起学生对风筝的原有认知。 (3)教师总结,出示主题:风筝风筝飞上天。 2、走进风筝,了解起源 (1)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范画《小童放风筝》《百子图》。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与风筝有关的诗词或知识吗?”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高鼎在《村居》中写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 3、欣赏风筝,了解形色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造型的风筝,分析风筝造型的特点——形状对称。 (2)学生自由讨论,除了形状对称以外,还有什么对称?(图案对称) (3)学生观察造型厚,再观察分析风筝的色彩,引导学生寻找风筝上的颜色,并设问:怎样的颜色搭配可让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为什么? (4)教师小结:风筝的造型特点:多样,结构对称,色彩绚丽,对比明显。学生欣赏风筝是一种美德体验。 4、细观风筝,了解纹样 (1)以北京燕子风筝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燕子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是什么?为什么绘制这个纹样?有什么寓意吗? (2)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引导总结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有吉祥祝福的隐喻。 5、大胆创想,设计草图 (1)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设计一个风筝草图,注意风筝色彩和装饰纹样这三方面的要求。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延伸活动。 风筝风筝天上飞——操场放风筝活动。 | ||
活动照片 |
| ||
活动小结 |
此次活动比较受中小学生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风筝历史的了解,以及学习风筝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