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实小二年级语文组“小学语文创新古诗教学研究”
教学研讨活动新闻稿
2021年3月2日,浦口实小二年级语文组进行了“小学语文创新古诗教学研究方案”的专题研讨活动。姜丽娟老师围绕区级第十一期个人课题《小学语文创新古诗教学研究》,对第一课《古诗二首》中的《村居》进行了巧妙地设计,呈现了一节高品质的语文课。姜老师运用想象画面、唱诗、吟诗、诵诗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利用多媒体上动画、古筝背景音乐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孔子云:不读诗,无以言。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言语形式,具有言简义丰、蕴藉丰富的特点。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智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古诗教学在观点、方法上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下教学古诗,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随着部编版教材投入使用,古诗词在教材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语文古诗教学中一定要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生成古诗学习的能力。而在今天的这节课中,姜老师就利用多媒体,用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通过听读古诗、吟诵古诗、唱读古诗等教学手段,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古诗的教学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和意境美。
课后,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起就“古诗创新教学”这一主题,并结合本次课例进行了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古诗是小学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重要性。古诗教学如何打破古诗教学的老传统、旧思维,让古诗教学方法焕然一新,让学生爱学、学好,汲取其中的丰富养分,是当前素质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有的老师提出:我们可以配乐吟诵古诗,因为配乐朗诵是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在朗诵过程中配以合适的音乐,会起到烘托作用;也有的老师提出:我们也可以诗画结合,比如在古诗教学上,可把“画作”移到课堂上,通过“画作”这一直观载体,让学生理解诗意诗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相信本次活动不仅为老师们在古诗教学中打开了新的课堂教学思路,也督促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一线不断打磨课堂,为孩子们提供高品质、有童趣、学有所得的古诗课堂。(撰稿:姜丽娟 摄影:王俊 录入:朱琳晶 审核:张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