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交往课堂 在游戏中育数学思维
为了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形态的探索和实践。3月15日上午,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青年教师王乐在“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小学数学“1+1”交往学习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引领下展开教学,他在一(16)班执教一节教研课《认识人民币》,全体数学组老师参与活动。
上课伊始,王乐老师从小朋友熟悉的情境出发,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更加深刻的让学生感知到以前的生活中货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付手段的含义,而现在生活便捷多了,人们付钱的方式也多了这样的介绍行式,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课上,王乐老师紧扣主题多次开展活动,他说:“人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能空空无物,必须依托我国发行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来学习”
他强调,如果让学生用真币来学习,一来不安全,给家长带来负但;二来不卫生(人民币在流通中会滋生一些病毒) ,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用真币作为本单元的学习材料是不合适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改用模拟的人民币来学习比较恰当。与本教材配套的学具袋中,专门配备了模拟人民币。
课后组织了集体评课议课,听课的老师们积极发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成等方面就如何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渗透“1+1”交往课堂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及时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一年级数学组老师都能够有所收获!(撰稿:王乐 新闻摄影:魏淑敏 录入:朱琳晶 第一审核:张月玲 第二审核:陆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