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交流”,面对面纠错 ——浦口实小五年级数学组开展个人课题研讨活动
2021年5月25日早上第三节课,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梁少玮老师在组内开展了个人课题研讨课——《圆的面积》。这节课针对区级第十一期个人课题《小学数学“1+1”交流活动中鼓励学生纠错的成效研究》进行设计,这里的“1+1”含义多元,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切可能形态。
《圆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及圆的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知道了圆是曲线图形以及圆的半径直径等,在圆周长的学习中对曲线图形的基本研究方法——化曲为直的方法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但对于圆的面积推导的这种极限思想学生却是首次接触,一节课的时间,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梁老师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拼一拼,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
《圆的面积》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找准知识间的冲突,让学生不断探究,课堂不是句号,学生的持续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教学决不能局限于一节课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应着眼于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能获得一种持与发展的兴趣动力。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能有自由学习、自由讨论的组织形式,这种刻板、拘束的学习氛围无疑成了学生学习的枷锁。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学生的座位形式,变化为“圆桌型”,由全班划一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读读、圈圈、做做,同桌议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撰稿:梁少玮 摄影:徐艳 推送:高洁 第一审核:张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