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学会的人际交往准则(一英)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人际交往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想要孩子收获健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下面这6条人际交往原则家长可以尽早教给孩子:
1.尊重他人、有礼貌
相互尊重、礼貌相待,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班级里,总会有一些孩子,不懂礼貌、不会表达,比如:言行举止粗鲁,爱取笑别人,动不动朝别人吼叫,甚至动手打人。
他们通常是老师们的重点“关心”对象,也让其他同学避之不及。
在孩子即将要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就应该教他基本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
见面问声好,道别说“再见”,常把“谢谢”挂嘴边;
请别人帮忙时,要说“请”、“麻烦你了”;
给别人添麻烦,不小心碰到别人,及时道歉:“不好意思”、“对不起”;
不揭别人短,不对别人的外表评头论足;
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耐心等别人说完再说;
未经允许,不要随便碰别人的东西;
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主动打人,但别人故意欺负自己时,可以反击。
2.遵守规则,不以自己为中心
《论语》中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堪称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
告诫人们:要懂得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善良、同理心强的表现。
有些孩子习惯了在家里什么都是以自己为先、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到了同伴交往中,如果不懂得调整,就很容易碰壁。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经常三五成群一起做游戏、玩耍,有的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排队时插队、输了就耍赖、霸占着游戏设施不给别人玩······
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就容易被其他小朋友疏远、孤立。
没有人会喜欢跟任性、霸道、只顾自己的人玩耍。遵守规则,懂得为他人考虑的人,才会收获更多的喜爱。
家长平时不要一味纵容孩子,早点把这些规则教给孩子:
先来后到,不插队,输了不耍赖;
玩乐设施有限时,要和别人轮流玩,不能只顾自己;
做决定时,要考虑其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
想和别人一起玩时,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我们一起玩儿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
从小教孩子遵守规则,考虑别人的感受,将来步入社会,他才会遵守社会中的各项规则,适应能力更强,人际交往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