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 三月初九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研究>交往视点>详细内容

交往视点

浅谈师生关系交往的策略(四英)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4-18 17:20:12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师和学生之间每天在校园内外发生着双向、多向的交流、交往活动,构成了两大有着各自年龄、角色差异的群体,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和学生,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表情是严肃的,学生的神情是恭敬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灵性之光难以迸发,学生的思维火花难以闪现,因此,传统的权威式的师道尊严应让位于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为此,我们要求教师:

        1.更新观念

        师生交往的观念决定和影响着师生交往的行为。因此, 转变交往观念就显的尤为重要。师生交往的新观念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思想,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理解和调适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既要热情关怀、正确引导, 又要平等相待、以情感人。对于学生的缺点、失误或不足、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同情或宽容, 并主动帮助学生认识不足和改正失误, 消除学生的愁苦和烦恼,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改变形象

        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师这一角色合理定位为: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平等对待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人。

        3.了解学生

        教师要走进学生,需用心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 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有何兴趣爱好, 是什么脾气秉性, 对老师的态度和期望等方面的需求, 就能增强沟通的预见性和积极性, 把握沟通的主动权, 进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势利导、分类施教。

        4.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想象体验学生的情感与观点, 进而顺利地与学生交流。实践证明, 教师一旦改变对学生的角色认识, 能从学生的角度、立场考虑, 进行换位思考, 就能更好的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理智地分析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有效地解决与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音符,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5.尊重理解

        尊重学生是与学生交往的基本要求, 尊重学生就是要真心地热爱学生, 就是在上课时, 别吝啬自己的眼色、微笑和赞扬给学生。课后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和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生活、情感问题和思想动态, 并及时给予积极引导和必要的帮助。在批改作业时,多留一些正面的赞美和鼓励的笔墨。当学生提问时, 不厌其烦、耐心解释, 并能让他问出兴趣来。当学生犯了错误时, 能宽容的笑一笑, 让学生感到老师宽广的胸襟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而使学生放弃一切思想顾虑,真心地与教师和睦相处。

        6.宽容学生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老师必须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毛主席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未出生的人,一种是死了的人。伟大导师列宁也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不可能的。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由此可见,学生的犯错误是难免的,而且所犯的错误大都是小错误。我们对小错误的认真对待是必要的,但如果对小错误尤其是相对而言可以一言以蔽之,说一说就可以的问题,如果一味地纠住不放,不仅不利于他很快加以改正,反而会把小错误变成大错误,以至于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指责或施以侮辱性语言,这样即使学生认错了,也仅停留在表面上,但在他的内心会积起怨恨甚或埋下仇恨的种子。对他的一辈子造成难以抹平的伤痛。

        总之,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支柱。我们必须重视师生交往,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师生交往的特点,把握学生的心里特点,把握师生交往的规律性,从而有效地制定师生交往的策略,以增强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