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交往能力(后勤)
交际能力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一种能力,现在有不少孩子不善交际,不会交际,甚至害怕交际,有的到了成年,还视交际如险滩,迟迟不敢把脚步迈出去。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驾驭生活、完善自我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让孩子走出孤独,学会交往,应是我们家长需要解读的课题。
曾有一家长抱怨说:“我的女儿平常在家时行为举止正常,只是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躲在角落里。在学校里,她从来不主动与同学说话,也不与同学玩。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说话声音像蚊子一样,下课从不出教室,一个人缩在角落里不敢动。近来,女儿因其他原因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她很不情愿到校上学,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下降。我真不知该如何才好。”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现如今,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大多数时间是在单元房里孤独地面对电视机、电脑、游戏机,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非常少,孩子们缺少了室外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天真活泼的童心受到了抑制,形成了“自我中心”“自私”“孤僻 ”的性格特征。这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发展。
人无法离群索居。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能,以及沟通协调,合作完成工作,所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交往对孩子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个人的个性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步形成的。孩子兴趣的培养、情绪和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往。正是交往,才使孩子有了更多的学习各种知识并获得社会经验的机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掌握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价值观念,学会认识别人和评价自己,渐渐地形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意识倾向、心理特点和个性品质。
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它有利于人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人克服困难、促进事业的成功,并实现人生价值。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莱金·菲利普斯认为,许多孩子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
小强是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他聪明大胆、活泼又有主见,深得父母的宠爱,在家俨然是个小霸王的模样。在与同伴交往的时候,小强也显得非常地霸道、任性,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与同伴发生争吵。因此许多孩子都不愿与他交往,家长为此很苦恼。后来,老师积极引导家长转变家教行为,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合理调整和伙伴之间的相互行为关系,使孩子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后来,小强交到了许多朋友,快乐与自信又回到了脸上。
交往是让孩子适应社会、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过程中,才能尽早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交往能力强,对孩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龄人交往,而且能够从容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