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的位置:首页 >交往研究>交往视点>详细内容

交往视点

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教学的要素(二英)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5-09 08:40:33 浏览次数: 【字体:

互动教学中所有互动都围绕教学主体开展,教学内容也是互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环境下,除了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等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因素以外,技术、资源以及由此形成的物理和心理环境也是构成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教学的开展与实施离不开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分析信息化环境下的互动教学首先应该定义好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教学的要素。从文献综述可以发现,传统课堂的互动主要涉及教学主体,即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人与技术、资源、环境等互动较少涉及。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教学的要素分为人、技术、资源和环境四个要素。

一、人的要素

教师和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要参与对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讲授、演示等形式扮演着知识的传递者和课堂操控者的角色,而学生大多时候扮演的是遵从者、聆听者,甚至忍受者的角色,从整体上讲传统课堂中真正的教学互动是简单的,甚至是缺乏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为课堂互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与人的互动变得多元、立体。首先,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强调学生个体与小组、与群体、与教师,甚至与场外专家之间建立互动机制,由此可见,课堂当中教学互动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技术的要素

投影、粉笔、黑板等是传统课堂中常见的媒体技术,而技术增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运用技术的互动性来设计互动教学,比如运用这些技术来演示某些教学现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互动的频率和效果。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建立的信息化教室,运用“未来课堂”交互系统、多屏显示系统、无线投屏系统、交互式一体机、师生移动终端、IRS反馈器等实现人与技术多种形式的互动。信息化教室为师生创设了技术支持的高互动教学环境,显著提高了课堂参与度。通过技术互动,学习诊断和测评反馈更加及时,能够帮助师生更加及时、精准地调整教学和学习。

三、资源的要素

教学资源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备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互联互通,让教学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共享变得高效、便捷,由此,课堂中的资源不再仅局限于课前预设的资源,而是表现为动态的、生成的资源。例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建设的信息化教室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未来课堂”系统进行资源的传输和共享,也支持点阵笔或触摸,屏进行书写批注,实现原笔迹保存和记录学习过程,形成生成的资源,方便课后回顾和继续学习。长此以往,这些预设的、生成的资源通过科学分层分类,形成了资源套件和学习路网,更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四、环境的要素

教学环境是开展互动教学的物质基础,班杜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建设非常重要,它与互动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信息化教学的环境要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物理环境和互动主体的心理环境。一般,物理环境包括教室的温度、明亮程度、桌椅和颜色搭配等,总的说来,应该是安全、舒适、令人愉悦的。互动主体的心理环境是指人性化的物理环境设计会直接影响教学主体的心情,为师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充满生机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的互动和交流。


打印正文